本文發表於<<網氏電子報>>--<<邊境,真相>>

近幾年,「同理心」這三個字被大量曝光在媒體與社會新聞中,但是「同理心」是經由口號就可以獲致的嗎?

同理心並非與生俱來的能力,而是經由與別人互動所學習而來,那麼,在這個日漸被高科技取代面對面溝通的時代,每天新聞上看見的都是負面新聞,甚至就是大量缺乏同理心所衍生出來的罪案報導,我們要如何牽著孩子的手繼續走下去呢?

總不能,先打了孩子,再告訴他,你看這樣會痛,所以別打人;或是在孩子正被訕笑傷心時,「把握機會」對其諄諄教誨一番,你看這樣會傷心,所以別傷害別人吧?在這種已然很痛的狀態下,無論我們對孩子說什麼,多半都只是浪費唇舌,甚至一不小心也會出現火上添油的負面效果,反而讓孩子覺得我們缺乏同理心。

我始終相信以身作則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事實上,根據科學研究指出嬰兒打從離開娘胎20分鐘之後就開始進行模仿功能,40分鐘就開始學習模仿發音,身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我們自己做不到的,要如何去要求孩子做到?

芃芃還小的時候,約莫剛進幼稚園就學,某天我們手牽手逛街,兩母女浸淫在幸福的氛圍中,當下恍若神來之筆,我用認真且輕鬆的語氣,跟芃芃談起同理心這回事。當然,我不是用「同理心」這三個字,而是更白話的,對於生病或有殘疾的人,我們要怎麼面對?有哪些話不該說?不可避免的,我引用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概念,再一次地,我也沒有真的說出這八個字,因為我面對的只是一個剛剛進入幼稚園中班的孩子。充其量,我只能表達,「如果遇到因為生病或受傷,面部或身體出現可怕的傷痕,我覺得最好不要表現出很驚訝或是很厭惡的表情。」芃芃接話回答我,「不然他們會覺得很傷心。」當下我深感安慰,覺得自己不用花費太多苦心就完成這件艱難的任務。

芃芃像是個受教的孩子,一路也沒有遇到特別的意外,不管在什麼場合遇到什麼樣病患或傷患,總是可以表現的從容自在,絕對不會說出失禮的言語。事實上,如果我預先知道會遭逢某些特殊情況,我也會特別提醒孩子待會兒會遇到或看到特別的人或孩子,以免孩子事出突然,手足無措,畢竟,我們都是普通人,無法視若無睹地面對一切衝擊,自己做不到的,也千萬別苛責孩子務必做到。

直到有一天,芃芃已經成為小學生,我們在台北石牌一家常去的薑母鴨用餐,面對坐著輪椅前來販售商品的殘障人士,在我購買面紙,對方伸手出來接過紙幣時,孩子突然冒出一句話:「叔叔,你的手會不會痛?」

當下我十足十很錯愕的表情看著我的寶貝,不解她怎麼會突然冒出這個問題?這一直都是被教導不該詢問的問題,不是嗎?然而我如果立刻打斷問題也顯然唐突,只能硬著頭皮一旁陪笑。

只見斷指的輪椅叔叔自在地回答:「現在不會痛了。」

芃芃又問:「你的手怎麼會受傷?」

輪椅叔叔說:「因為叔叔工作不小心弄傷的。」

芃芃繼續問:「那當時一定很痛吧?」

輪椅叔叔帶著溫柔的笑容說:「對啊,那時候好痛,但是已經經過很久了,現在不會痛了。」

芃芃鬆口氣地說道:「那叔叔,你以後要小心喔。」

輪椅叔叔笑著說:「我會的,妳也是喔,做什麼事情都要小心不要受傷喔。」

我忍不住跟對方道歉,因為孩子的多話,然而,輪椅叔叔跟妻子卻對我們露出大大的笑容,「沒有,沒有,妳的女兒好貼心,謝謝,謝謝」。

目送著輪椅叔叔的妻子推著他離開,我回頭問孩子怎麼會問人家這種問題呢?芃芃很訝異地問我:「這個問題不能問嗎?」

原來,孩子覺得叔叔已經是大人,應該可以接受她直接的關心。

芃芃跟輪椅叔叔的對話,以及最後孩子的回答讓我再次思索關於同理心這件事。所謂同理心,來自最早由人本主義大師卡爾‧羅傑斯(Carl Rogers)提出,簡單說就是對他人境況具有設身處地的思考能力,因此,我們會知道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

然而,我們都可能在持著「同理心」的心態下,不小心誤入「同情心」的陷阱。

同理心的重點在於我們懂得替別人想、涉及情感上的分享、分辨與區別差異性,甚至我們也可以藉由這些分享,得以發現與我們對話的一方有多少難言或不言之隱,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我們替對方的痛感到痛,而不是把對方的痛當成自己的痛。

亦即同理心是兩個主體,同情心卻將兩個主體化為一個個體,把對方的感覺當作自己的感覺。那麼,我們要教給孩子的,是同理心?還是同情心呢?

芃芃跟輪椅叔叔的對話,讓我驚覺,原來我對於曾經受過傷害的人帶的是同情心,卻因此不能有一個更持平與大容的對話,反而是我那小小年紀的女兒,比我更懂得同理心的道理。

arrow
arrow

    施又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