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人常說結婚一定要門當戶對,長輩說的好像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似的,通常只要有戀愛經驗的年輕人大多數都會對這種論調嗤之以鼻,然而隨著年齡漸長似乎也會漸漸地接受這句話。
 
其實這句老話的重點並不在於攀龍附鳳,也不是老鼠生的孩子就一定會打洞,而是溝通。
 
想要維持一段美好的婚姻,我非常相信「溝通」跟彼此「包容」是重要關鍵,但是出身背景落差太大或是彼此學識觀念極大不同,想要維持美好的婚姻真的會有一些難度,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的。
 
誠如發生在我身上的例子,我出生在政治家庭,我從出生之後所面對的一切都是非常複雜的人性,於是我天真地以為找個單純的對象會比較好一點,自然我犯了很大的過錯,因為我們完全無法了解彼此的想法,更可怕的是戀愛初期的甜蜜總是可以掩飾這些日後的重大危機。
 
而我的父親施先生,在歷經二十五年的牢獄之災後,再次相見我已經二十幾歲,並沒有所謂的父女感情,父親總是嫌棄我的學歷不夠好,而我當時的丈夫,現在已經是前夫,他的學歷也非常一般,甚至不是大學畢業。
 
日後我了解到父親當年是對這門親事極度不滿意的,嘴上說沒有階級觀念的革命家,其實還是希望我可以嫁給醫師、律師或是企業界人士才能與他的成就相匹配,但是當時他並沒有表態,而我長期因為生長環境與社會壓力所養成的不順從個性也並沒有多加追問,單純地以為如果我可以在威權政府的壓迫下長大成人,沒有道理我不能主宰自己的人生。
 
可是我錯了。
 
出了社會幾年後的我,擔任公關工作,擅長危機處理,可是我婚姻上的第一個危機卻出現在喜筵當天,事出突然也毫無預警,那是我職場上最失敗的一次危機處理,因為當時我是新娘只能乖乖坐著。
 
南部的習俗在結婚當天是男方宴客,來的清一色是男方的親朋好友,第二天俗稱歸寧,女方的親朋好友幾乎都是那天才來參加女方主辦的歸寧喜筵,因此第一天的喜筵重頭戲都是面對男方的家人朋友,而我的父親--當時已經身居民進黨的黨主席及立法委員,對許多人來說或許是個明星級的重要人物,但在婚宴當天對我們兩家人而言,他的角色非常單純—就是新娘的父親,僅此而已。
 
男家的婚宴場地就是一般所謂的黑松大飯店,擺在巷子裡面棚子搭一搭高掛囍字的那種,我不知道父親竟然對此不以為然,當婚宴進行不到一半,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才吃到第三道菜,父親突然對我丈夫說要他相陪去敬酒,我告訴他敬酒是下半場的事情,結果…..
 
結果施主席告訴我,因為他還要去趕場參加老同學嫁女兒的喜筵…..
 
當他逐桌敬完酒並且特意告訴眾人他還要去參加別人嫁女兒的喜筵後,對我露出電視上的招牌笑容揚長而去,獨留下我面對錯愕不已的公婆及二十幾桌的賓客還有鐵青臉色的丈夫。
 
        七、八年後施主席才明講他對親事跟對象都不滿意,也對我這個對他而言不成材的女兒不滿意,不過這都是很久以後我才明白的道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施又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